中房报·财经
A+
冬奥场馆的“中国方案”:面向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房地产网

2022-02-21 19:05

在2022年这个初春,凝结了中国匠心的87个场馆和服务设施为北京冬奥会保驾护航,中国的建设者们再次为世界贡献出一份近乎完美的“中国方案”。

高拯坤/发自北京

2022年2月20日晚,随着冬奥之火缓缓熄灭,北京冬奥会圆满落下帷幕。

奥运场馆具有时代性、标志性和引领性,亦是重要的奥运遗产。但奥运场馆的建设、持续利用始终是历届奥运会难题。

本届北京冬奥会共使用87个场馆和服务设施,包括竞赛场馆12个、训练场馆3个、北京冬(残)奥村等非竞赛场馆26个、北京北高铁站等服务设施46个。

在12个竞赛场馆中,北京赛区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首钢滑雪大跳台,延庆赛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张家口赛区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等7座场馆为新建场馆。

作为首届把可持续性要求融入赛事筹办、举办全过程的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在奥运场馆的建设与运维、赛后利用、惠及城市、区域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可持续性的探索?

“冰立方”,“水冰转换”技术下的场景转换。受访者供图

首当其冲的就是理念的变化。

作为国家速滑馆设计总负责人、国家游泳中心冰壶赛场(冰立方)设计总负责人的郑方,亲历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场馆的建设。“从筹办北京奥运会时忐忑的期待,反复尝试,到如今自信的憧憬,我们要把一个极具科技含量、可持续运营的‘冰丝带’交给冬奥会、交给北京。”郑方表示。

同样是亲历者的国家体育场(鸟巢)总工程师、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总工程师李久林对此也感触颇深。“建设‘鸟巢’时我们的目的是保质保量建成一个宏伟的建筑,到了‘冰丝带’我们的目的是建好一个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建筑。”李久林说到。

1645441420(1).jpg

“冰丝带”是把坚硬的冰设计成柔软的丝带,这蕴含了中国人思维中对自然的敬意和刚柔相济的智慧。受访者供图

正如郑方与李久林所说,从设计到施工,无论是新建场馆还是改建场馆,建设者们的共识就是要面向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前置性规划方面,北京冬奥会的每一个场馆在建设阶段就为赛时使用、赛后利用做好了充分准备。

北京赛区以沿用现有场馆、减少新建场馆,并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践行可持续性理念。例如,北京冬奥组委总部办公场所由首钢园区原有工业遗存改造;2008年奥运场馆国家体育馆将副馆改造为赛时更衣区,在场馆北侧扩建冰球训练馆“冰堡”;五棵松体育中心通过改造,可在6小时内完成冰球和篮球两种比赛模式转换;国家游泳中心在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将水上赛场转换成冰上赛场。

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则在原有雪道的基础上改造出4条正式赛道、2条训练滑雪道及场地连接雪道,还将在改造中产生的土石方再次用到临建道路铺设中,山地新闻中心利用云顶大酒店改造。

1645441385(1).jpg

“冰丝带”的曲面幕墙。受访者供图

赛后利用方面,北京冬奥会同样坚持“可持续、可利用、可收益”原则。未来,首都体育馆、首体短道速滑训练馆(冰坛)、首都滑冰馆、首体花样滑冰训练馆等将形成以4个场馆、2个配套设施、5块冰面为基础,形成集体育、文化、休闲娱乐等功能的冰雪运动基地;唯一新建的冰上比赛场馆,国家速滑馆同样在规划阶段就着眼长远,赛后可满足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等6大类冰上运动需求,还能实现3000人同时上冰,满足专业运动员训练、普通滑冰爱好者、青少年技能培养等不同群体的训练需求;云顶滑雪公园接待能力年均将达3万人次,年旅游时间250天,将成为世界级运动休闲度假地。

在规划设计与赛后利用以外,奥运场馆对低碳节能技术的使用同样达到了极致。各场馆使用高性能自然围护结构优化设计、建筑自然通风与采光优化、空腔降温技术、室外广场海绵化、高性能节水器具等最新绿色技术。

例如,国家速滑馆、首都体育馆、首体短道速滑训练馆以及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4个冰上场馆在奥运史上首次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该技术将制冷产生的余热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等,一年可节省约200万度电,节能约20%。碳排放趋近于零,冰面温差可控制在0.5℃以内。2021年底的初次填充过程,4个冰上场馆合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00吨。

雪上场馆则采用智能化造雪系统,具有出雪点早、造雪完成早、用水量少等优势,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精准投放,造雪量节约20%水资源。

在建筑材料上,北京冬奥会同样是想尽办法尽可能节约。张家口赛区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在建设过程中100%采用承插型、盘扣式支撑体系搭建脚手架,比传统方式节约了50%左右用钢量。

国家速滑馆优化设计方案,以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设计建成索网结构屋顶,替代网架及桁架方案,减少使用钢材3200吨、玻璃幕墙面积4800平方米,降低能源消耗。该场馆还从工程现场收集654根废旧桩头,经过筛选粉碎,制成混凝土看台板,再生混凝土使用量总计约73立方米,总计节约水泥用量约18吨,解决城市废弃物堆放、占地和环境污染问题。

最好的规划设计、最先进的技术、最节约的材料,还有最用心的施工。在2022年这个初春,凝结了中国匠心的87个场馆和服务设施为北京冬奥会保驾护航,中国的建设者们再次为世界贡献出一份近乎完美的“中国方案”。

为建设者们与北京冬奥会点赞!

编辑:刘亚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冬奥场馆
238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