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房地产网
2023-09-11 14:11
这是由于老旧小区改造时地面找平不当所导致的。
文/冷万欣
9月8日午后,辽宁省都市类媒体《辽沈晚报》发布视频消息,称在辽宁省朝阳市,张先生在安装宽带时调侃称遇到“史上最矮”单元门。
从视频中可以清晰看到,该单元门进出都需要弯腰低头。涉事小区所属的紫金苑社区表示,这是由于老旧小区改造时地面找平不当所导致的。
该视频一经发出后很快就成为热点,引发了更多的媒体关注和讨论。
在笔者看来,热议背后,是广大群众对于辽宁省朝阳市出现这样离谱结构单元门的不解,是对于当地社区工作人员回应解释如此轻描淡写的不满,对于这种情况下换位思考感同身受的不平。
根据视频和后续的媒体追问,可以简单判断出该小区单元门从外观上,就远远不够正常单元门的建筑标准。但是,仅仅把这一现状产生的原因归咎于老旧小区改造时地面找平不当导致,就容易忽视其背后的种种深层次原因。
在笔者看来,出现这类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有三。
其一,施工方形式主义心态作祟。视频中弯腰低头的才能进去的单元门,完全是有违基本的住宅常识的。能够中标城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施工队伍,必定是有丰富建筑修缮经验的团队。基于这样的前提,施工团队在小区旧改后却交出了这种“答卷”,不揣冒昧的说,有草草应付了事之嫌。而究其原因,就是应付旧改政策,形式主义的心态作祟。
其二,工程监管部门监管形同虚设。视频中的小区在旧改小区之列,就说明建造时间在20年以上,年深日久,线路老化,适老性差,基础设施修缮等多种问题都随之而来,旧改就是要解决老问题,但是在朝阳市的这个小区这几处矮小的单元门,老问题是否解决且不论,反而因为旧改工程平添了楼内居民出入的不便利性。
如果中标方施工过程中应付懈怠,造成了出现“最矮单元门”的情况,监管部门是如何对工程进度进行监督的,如何对这样的工程验收的?
其三,基层社区工作人员缺乏基本素养。从紫金苑社区的工作人员回复来看,显然这几个“最矮单元门”由来已久,且其非常了解其历史成因,基层社区工作人员,作为最贴近基层群众的人,每日看着小区内部分群众,猫腰低头进进出出,有没有做到及时将这一问题上报?有没有真正把所负责辖区内的群众大小事情放在心上?在这里笔者要画两个问号,如果上报,为什么几年间迟迟得不到解决?
统而言之,以上三点原因,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朝阳市一些部门并没有真正把“民生”两个字放在心上,没有从思想认识上重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背离了旧改惠民利民的初心。
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是一项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其目的就是通过旧改,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反之,一旦旧改工作流于形式,荒腔走板,变了味,老百姓就是最直接的体验者,群众不满意,无形中也在削弱地方政府公信力,有损地方政府形象。
值得警惕的是,根据笔者查询的资料,《辽沈晚报》在今年7月27日报道了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某小区群众反映的问题,同样是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路面抬高造成单元门“缩水”,高度变成了1.65米,影响群众出行。
我国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早、程度高、旧房多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辽宁省的沈阳、鞍山两市,都在住建部首批15个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之列,目的就是要为推进全国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鞍山市、朝阳市作为首批旧改试点城市所在省份的试点城市和所辖城市,出现这样的旧改问题,实在让人感到遗憾。
同时,辽宁省相关部门更应当对此引起足够重视,旧改事关民生,就要下足绣花功夫,把工程质量抓牢抓好,定期随访反馈,在保障群众知情权的基础上,及时收集群众反馈,让群众满意,感受到旧改作为民生工程的原有温度。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新闻推荐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热门评论